Tứ Hải giai huynh đệ
Tháng Năm 02, 2024, 01:29:42 PM *
Chào Khách. Bạn có thể đăng nhập hoặc đăng ký.
Hay bạn đã đăng ký nhưng quên mất email kích hoạt tài khoản?

Đăng nhập với Tên truy nhập, Mật khẩu và thời gian tự động thoát
Tin tức:
 
 Trang chủ Tứ Hải  Trang chủ diễn đàn   Trợ giúp Tìm kiếm Lịch Thành viên Đăng nhập Đăng ký  
Trang: [1] 2 3 ... 6   Xuống
  In  
Tác giả Chủ đề: 中醫學概論  (Đọc 175736 lần)
0 Thành viên và 1 Khách đang xem chủ đề.
Nhất chi mai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Giới tính: Nam
Bài viết: 333



Email
« vào lúc: Tháng Sáu 08, 2008, 02:06:35 PM »

第一篇  中醫學概論





  (一)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基礎
  中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科學,它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論和辯証法思想──陰陽五行學說的深刻影響,以整體觀念為主導思想,以臟腑經絡的生理和病理為基礎,以辨証論治為診療特點的醫學理論體系。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政治、經濟、文化都有顯著發展,學術思想也日趨活躍。在這種形勢下,出現了我國現存的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典籍──《黃帝內經》。《黃帝內經》總結了春秋戰國以前的醫療成就和治療經驗,確立了中醫學的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中醫藥學發展的基礎。

  (二)陰陽五行學說和致病因素

    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是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內臟相關學說)的合稱。中醫據此可以說明內部的對立統一和人體內部的聯系。

  陰陽既代表體內的「物質」與「機能」,亦代表機體「抑制」與「興奮」的兩種基本過程。陰陽失調(偏盛偏衰),實為疾病成因的主體。同時中醫學也用血氣來統括物質與機能,所言〝血〞的意義,包括血液與體液等物質,〝氣〞是指局部以至整體的機能。概括地說:一切亢進的(浮)、興奮的(實)、有熱性傾向的(熱)都歸「陽証」;潛伏的(裏)、衰弱的(虛)、有寒性傾向的(寒)都屬「陰証」。

  五行,即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腎)。先賢按五行的屬性,將自然界和人體組織在一定的情況下歸納起來,同時以「相生」和「相克」的關係說明臟腑之間的調整本能。臨床上運用五行學說,主要也是解釋人體內臟的相互聯系及生理、病理複雜變化,從其正常和不正常情況下所反映的現象,作為推斷病情和確定治法的依據之一。

    致病因素
   1.內因
  內因亦稱內傷,泛指內損臟氣的致病因素。包括:喜、怒、懮、思、悲、恐、惊(七情)。此外亦有飲食所傷、痰瘀停積及蟲患等。

   2.外因
  外因是外來的病因刺激,通過皮膚和黏膜等特殊感受器,而感染各種傳染性的疾病。包括:風、火、暑、濕、燥、寒(六淫)。

   3.不內外因
  疾病的發生,有意外損害,既不屬於內因和外因者,稱為不內外因。如房室傷、金刃傷、湯火傷、蟲獸傷和中毒等。
 

    病因和診斷名稱
1)風:主要是指空氣的流動從而刺激機體表面皮膚黏膜,致令調節機能發生障礙,影響了體內外環境的統一性,因而發生病變,如傷風咳嗽(外風),但對於神經系統的病變如頭目暈眩、腰足麻痹等,則屬「內風」。

2)火:是指炎烈、亢進、興奮的含義。凡是一種急性炎症的進行期,體溫上升嚴重,均可稱為〝火〞。

3)暑:是指由於夏令氣候炎熱刺激機體,因而誘發疾病。發病後呈現壯熱、口渴、疲勞多汗,或昏悶不醒、小便赤澀等。

4)濕:是指空氣中的濕度高,或體內新陳代謝機能與排泄機能障礙,蓄積或分泌著多餘的水液,因而發生病變。特徵為軀體有疲乏重痛感,大小便的排泄不調等証候。

5)燥:是指氣候乾燥或體液乾燥所致的病變。

6)寒:是由寒冷的氣候刺激機體,因而感發疾病。初期症狀為惡寒、發熱、頭項痛等,此謂感冒之「外寒」。又如機體受了病因的刺激後,機能受到明顯的抑制,興奮現象降低,因而呈現體溫不足(內寒)。
 

  (三)中醫學的基本特點

1.整體觀念:是指人體本身的整體性和人與大自然的整體性。

2.辨証施治:是中醫診斷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方法。

a)証: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的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

b)辨証:是分析和辨別疾病的証候。

c)施治:是根據辨証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
 

  (四)中醫如何診斷疾病

1.四診:是指望、聞、問、切四種診察疾病(收集資料)的基本方法。

a)望診:運用視覺,對人體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見徵象,以及排出物等,進行觀察。
b)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兩個方面,是通過聽覺和嗅覺,了解由病體發出的各種異常聲音和氣味,以診察病情。
c)問診:通過詢問病人或陪診者,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經過,現在症狀和其他與疾病有關的情況,以診察疾病的方法。
d)切診:包括脈診和按診兩部分內容,脈診是按脈搏;按診是在病人身軀上一定的部位進行觸、摸、按壓,以了解疾病的內在變化或體表反應,從而獲得辨証資料的一種診斷方法。

2.辨証(舉例)

a)八綱辨証:是各種辨証的總綱,為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証方法。

a1)表裏:是辨別疾病病位內外和病勢深淺的兩個綱領。
a2)寒熱:是辨別疾病性質的兩個綱領。
a3)虛實:是辨別邪正盛衰的兩個綱領。虛指正氣不足;實指邪氣盛。
a4)陰陽:是八綱辨証的總綱。在診斷上,可將一切疾病分為陰陽兩個
         方面。

b)臟腑辨証:是根據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現,對疾病証候進行分析歸納,藉以推究病機,判斷病變的部位、性質,正邪盛衰情況的一種診斷方法。

c)經絡辨証:是運用經絡學原理,以推求疾病發生的原因、性質及其部位所屬証候的診斷方法。

d)氣血津液辨証:是根據氣、血、津液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分析辨認其所反映的不同証候,用以指導臨床,診察病証。

  (五)中醫如何治療疾病

八法:確定病証後,治療方向有汗、吐、下、和、溫、清、消、補。
方劑:根據治法、功用,可分為解表劑、清熱劑、補益劑、祛濕劑等
       21類。
藥物:按其功用的共性,結合治法,可分為解表藥、清熱藥、理氣藥、
      補血藥等20類。
 
Logged



Kỷ niệm bố và bá bá
Nhất chi mai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Giới tính: Nam
Bài viết: 333



Email
« Trả lời #1 vào lúc: Tháng Sáu 08, 2008, 02:07:10 PM »

中醫藥學診療基礎

    長久以來浩繁及艱澀的中醫學理論,使人卻步,難入門檻,影響中醫事業的推展。《中醫藥學診療基礎》共分六篇,以簡要的篇章點出中醫學的基礎論題,旨在提供對中醫學未有認識或稍有涉獵的人士以作參考之需。

    第一篇  中醫學概論
(一)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基礎。
(二)陰陽五行學說和致病因素。
(三)中醫學的基本特點C
(四)中醫如何診斷疾病。
(五)中醫如何治療疾病。

    第二篇  診斷學的基本理論和望診的認識
(一)診斷學的範圍與原則。
(二)診斷學的主要內容。
(三)望診的認識。

    第三篇  聞、問、切診和辨証的認識
(一)聞、問、切診的認識。
(二)辨証的認識。
(三)辨証的形式。

    第四篇  預防和治療法則、人體臟腑與經絡的關係
(一)防治原則與治法由來。
(二)常用治法及其適應証。
(三)經絡概念和經絡系統的組成。
(四)十四經脈名稱及循行部位。
(五)經絡的生理功能、穴位功能與健康的關係。
(六)常用保健穴位。

    第五篇  中藥和方劑概述
(一)中藥的性能及應用。
(二)方劑的組成、劑型及用法。

    第六篇  常用方藥的功用
(一)認識二十一類方劑。
(二)介紹三十六種臨床常用方的功用、主治及其組成的藥物。
 
Logged



Kỷ niệm bố và bá bá
Nhất chi mai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Giới tính: Nam
Bài viết: 333



Email
« Trả lời #2 vào lúc: Tháng Sáu 08, 2008, 02:08:19 PM »

常見病論治

  本欄介紹的常見病是以男婦兒內科為主述篇章。每篇的定名採用現代醫學名稱或中醫習用名稱作為標題;內容分成:概說、

主症、致病因素、改善原則、常見証型和常用食療等。

  篇章的鋪陳當以中醫學理論觀點為綱,而論中所介紹的方藥祇作參考,病患者必須經由醫師辨証施治。

鼻敏感


    概說

  鼻敏感屬中醫學〝鼻鼽〞範圍,為鼻科常見病之一,是以鼻黏膜病變為主的一種異常反應,與過敏性鼻炎相類似,屬於變態反應性疾病,不分男女老幼均可發生。本病臨床上有長年性發作和季節性發作兩型。一般鼻敏感初起,或體質過敏者,常在酷熱天氣被熱氣誘發,或過吃辛燥食物時誘發本病,或在氣候突變和異氣、異物刺激時發作。

    病徵

  以突然和反複發作性鼻塞、鼻癢、噴嚏、鼻流清涕為特徵。本病發作時,常與傷風鼻塞的外感症狀相似。

致病因素:1.內因:肺、脾、腎虛損。      2.外因:感受風寒、異氣侵襲鼻竅。

改善原則:以溫補肺臟為主。

    鼻敏感常見証型:

  (一)肺氣虛寒型
症狀:鼻竅癢甚,噴嚏連連,繼則流大量清涕,鼻寒不通,嗅覺減退。平素惡風怕冷,易感冒,每遇風冷則易發作,反複不愈。全身症見倦怠懶言,氣短音低,或有自汗,面色淡白,舌質淡紅。
治法:補肺祛寒。
方例:玉屏風散合蒼耳子散。
藥物:北防風  天于術  炙棉蓍  蒼耳子 辛夷花  香白芷  薄荷葉

  (二)肺脾氣虛型
症狀:鼻塞鼻脹較重,鼻涕清稀或黏白,淋漓而下,嗅覺遲鈍。患病日久,反複發作,平日常感頭重頭昏,神昏氣短,怯寒,四肢困倦,胃納欠佳,大便或溏,舌質淡胖。
治法:健脾益氣,補肺斂氣。
方例:四君子湯加味。
藥物:防黨蔘  天于術  白茯苓  炙甘草  炙棉蓍  五味子 辛夷花

  (三)肺經鬱熱型
症狀:遇熱氣或燥熱食物時,鼻脹塞,痠癢不適,噴嚏頻作,鼻流清涕,或可見咳嗽咽癢,口乾煩熱,舌質紅。
治法:清宣肺氣。
方例:辛夷清肺飲加減。
藥物:辛夷花 粒麥冬 生百合 枯黃芩 枇杷葉 梔子皮 桑白皮太子蔘

  (四)腎虛型
症狀:多長年發作,早晚較甚,平時畏風怕冷,面色淡白,精神不振,腰膝痠軟,或形體虛弱,眩暈耳鳴,健忘少寐。
治法:補腎納氣,滋養腎陰。
方例:溫柔補腎湯加味。
藥物:巴戟天  大鎖陽  肉蓯蓉  仙靈脾  生白芍  懷牛膝 防黨蔘  白茯苓  釵石斛

常用食療:

  (一)蘋果懷山豬胰湯
功效:清胃腸積熱,健脾滋腎。
材料:蘋果二個(去心切片)  懷山藥一兩   豬胰一條(先出水)
製法:清水適量,煲約一時半,調味飲用。

   (二)淡菜懷實山斑魚湯
功效:健脾理汗。
材料:淡菜一兩(洗淨) 懷山藥八錢  肇芡實三錢 山斑魚約半斤(布包)
製法:清水適量,煲約三小時,調味食用。

   (三)健脾固表湯
功效:健脾固表,養陰滋腎。
材料:懷山藥四錢  肇芡實五錢  湘蓮肉五錢  大百合一兩 黃魚膠一兩(或元貝五錢~一兩)  豬骨適量(先出水)
製法:清水適量,煲約三小時,調味食用。

    注意
  鼻敏感患者體質偏虛,平時較易受涼感冒,故應保持身體鍛鍊,增強機體的防禦功能。日常避免過食生冷魚蝦及辛辣燥熱等物,或減少塵埃、花粉等刺激。家居宜保持空氣流通。

本篇所介紹的方藥,祇作參考。病患者需經由醫師辨証施治。
Logged



Kỷ niệm bố và bá bá
Nhất chi mai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Giới tính: Nam
Bài viết: 333



Email
« Trả lời #3 vào lúc: Tháng Sáu 08, 2008, 02:09:10 PM »

暗瘡






概說
  暗瘡的正確學名是痤瘡,好發於青少年男女。形成粉刺、丘疹、膿皰或結節等損害,主要見於顏面、胸、背。

    成因
  暗瘡主要是由於青春期內分泌改變,雄性激素比雌激素分泌量相對的增多,皮脂腺分泌功能旺盛,皮脂分泌過多或排泄不暢,皮脂淤積堵塞毛囊口,使毛囊營養發生障礙,外界細菌易於侵入毛囊,並大量繁殖,分解皮脂,產生游離脂肪酸而刺激毛囊,引起炎性反應,形成暗瘡。

中醫學病因
認為暗瘡多與肺、脾二臟的功能失調有關。

  暗瘡常見証型:

  (一)肺臟燥熱型
主症:表現為顏面潮紅,粉刺焮熱,疼痛,或有濃皰,舌質紅苔薄。
治法:涼血清熱。
方例:枇杷清肺飲加減。
藥物:野生花旗蔘  枇杷葉  生甘草  枯條芩  桑白皮    地骨皮     杭白芍

  (二)胃腸濕熱型
主症:皮疹紅腫疼痛,伴有便秘,溲赤,納呆腹脹,舌苔黃膩。
治法:清熱化濕通腑。
方例:茵陳蒿湯加減。
藥物:棉茵陳  生梔皮   江枳實   枯條芩   生薏仁  白茯苓  川樸花

  (三)脾虛痰濕型
主症:皮疹以膿皰、結節、囊腫、痕癢為主,或伴納呆便溏,舌苔膩。
治法:健脾化痰,利濕清熱。
方例:六君子湯加減。
藥物:防黨蔘  白茯苓  貢白術  舊陳皮  酥半夏  懷山藥    紫丹蔘  車前子  蛇舌草

食療介紹

(一)肺臟燥熱型(湯名:荳芽清肺湯)
主症:顏面潮紅,暗瘡疼熱,或有膿皰。
治法:涼血清熱。
湯料(二人分量):大豆芽 半斤  淨瘦肉 四兩  薄切生薑 二片
製法:將湯料用清水八碗一同放下,沸後續慢煮二小時,飲用時加適量鹽調味便可。

  (二)胃腸濕熱型(湯名:銀花茵陳飲)
主症:暗瘡部位紅腫疼痛,伴有便秘,小便黃澀,腹脹。
治法:清熱化濕。
作料(一人分量):金銀花 三錢    棉茵陳四錢
製法:將作料用清水四碗一同放下,沸後慢煎至一碗飲用。
註:平時體質虛弱者,煎時可加入二片薄切生薑。若晚上入睡時汗多或平素易患腹瀉之人士均不宜飲用。

  (三)脾虛痰濕型(湯名:蔘鬚薏苓飲)
主症:皮疹以膿皰及痕癢為主,伴納呆或大便不爽。
治法:健脾清熱。
作料(一人分量):石柱蔘鬚 五錢    生熟薏仁各四錢    赤茯苓 三錢    白茯苓 三錢
製法:將作料用清水三碗一同放下,沸後慢煎至一碗飲用。

(四)枇杷清熱飲
功  效:清肺胃熱。
適應証:肺胃積熱,暗瘡等。
材料:枯條芩二錢    生甘草一錢    防黨蔘三錢    桑白皮三錢    炙枇杷葉三錢    糖冬瓜一兩
製法:清水三碗,煎存一碗溫服。

    預防
  患者平時須少吃辛辣、酒類等刺激性食物,減少高脂肪、高糖飲食,多進食新鮮蔬果,保持大便通暢,並經常保持皮膚清潔,多用溫水肥皂洗臉,避免皮脂的淤積。
Logged



Kỷ niệm bố và bá bá
Nhất chi mai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Giới tính: Nam
Bài viết: 333



Email
« Trả lời #4 vào lúc: Tháng Sáu 08, 2008, 02:09:31 PM »

胃氣脹

概說
  胃氣脹屬脾胃病証,患者多感胃脘部痞塞,胸膈滿悶,常發生胃腸充氣,有一種作飽、鼓脹或輕微疼痛不舒服的感覺,甚至惡食或厭食。臨床上常有「噯氣」和「痞滿」兩類病証論治。

  (一)噯氣
  噯氣是指胃中之濁氣上逆,經食道由口排出的病証。

常見病因:1.食積內停;2.感受外邪;3.情志不和;4.脾胃虛弱。
 

    噯氣常見証型:

  1.肝胃不和
症狀:噯氣時作,噯氣仍感胸脅不舒,或兼腹脹,不思飲食,或兼精神抑鬱不暢,常因精神刺激誘發或加重。
治法:疏肝理氣,降逆和胃。
方例:四逆散。
藥物:北柴胡  杭白芍  江枳實  炙甘草

  2.脾胃虛寒
症狀:噯氣時作時止,噯聲低弱,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四肢不溫,面色少華,或泛吐清水。
治法:溫中祛寒,補益脾胃。
方例:六君子湯。
藥物:舊陳皮  法半夏   防黨蔘  天于術   白茯苓   炙甘草

  3.胃中痰火
症狀:噯氣胸悶,口渴唇乾,或嘔吐痰涎,或兼咳嗽,痰質黏稠。
治法:清熱化痰,和胃降逆。
方例:溫膽湯。
藥物:舊陳皮  酥半夏  白茯苓  炙甘草  江枳實  乾竹茹

  (二)痞滿
  痞滿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滿悶,觸之無形而不痛的証候。

常見病因:1.飲食阻滯;2.痰氣壅塞;3.七情失和;4.脾胃虛弱。

    痞滿常見証型:

  1.痰濕內阻
症狀:胸脘痞塞,滿悶不舒,頭目眩暈,胸悶不飢,惡心欲吐,身重倦怠,或咳痰不爽,小便黃澀。
治法:祛濕化痰,順氣寬中。
方例:平陳湯。
藥物:泡蒼朮  川厚樸  舊陳皮  酥半夏  白茯苓  炙甘草

  2.肝鬱氣滯
症狀:胸脘不舒,痞塞滿悶,心煩易怒,兩脅作脹,或時作嘆息。
治法:疏肝解鬱,理氣消滯。
方例:越鞠丸。
藥物:香附子  撫川芎  泡蒼朮  炒山梔  建神曲

  3.脾胃虛弱
症狀:胸脘不舒,痞塞脹滿,時寬時急,不知飢,不欲食,喜熱喜按,得溫則舒,四肢不暖,氣短乏力,體倦懶言,大便稀溏。
治法:補氣健脾,升清降濁。
方例:補中益氣湯。
藥物:炙黃蓍  貢白術  舊陳皮  綠升麻  北柴胡  防黨蔘   炙甘草  當歸身
 

注意
患者須留意飲食,慎防過飽,少吃辛辣刺激之品和動物脂肪。平日應定時進食,避免精神緊張,戒煙酒。
Logged



Kỷ niệm bố và bá bá
Nhất chi mai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Giới tính: Nam
Bài viết: 333



Email
« Trả lời #5 vào lúc: Tháng Sáu 08, 2008, 02:09:56 PM »

糖尿病

概說
  糖尿病屬中醫學消渴病範疇,是一種常見的新陳代謝疾病,當胰臟的胰島素不足,或分泌出來的胰島素不能發揮功效時,可引起醣代謝紊亂,血糖便增加,而糖份經由尿液排出體外,這便是糖尿病。

  本病多發於中年以後,以及嗜食高脂蛋白類食物和飲酒的人士。病者如不獲得適當的治療,可能會引起高血壓、中風、腎臟病,心臟病,並會影響眼球,或引致失明。本病誘因:1.遺傳;2.肥胖;3.精神壓力;4.懷孕;5.藥物。

糖尿病的一般徵狀
1.多飲;2.多食;3.多尿、4.消瘦。

    其他徵狀:
●足部麻痹、刺痛或無力,傷口容易發炎,經久不愈。
●視網膜血管病變,視力模糊。
●女姓陰部容易受念珠菌感染,引致皮膚痕癢。

    病因:
1.飲食不節,積熱傷津;2.情志不調,鬱火傷陰;
3.先天稟賦不足,五臟虛弱;4.房勞過度,腎精虧損;
5.過服溫燥藥品,耗傷陰津。

基本病理:陰虛燥熱。
病變部位:主要在肺、脾(胃)、腎三臟,尤以腎為主。
基本治則:清熱生津,益氣養陰。

    病狀分類:
(一)上消;(二)中消;(三)下消。

  (一)上消(肺消)
症狀:口渴多飲,咽乾舌燥,小便頻數。舌邊尖紅,苔薄黃,脈象數。
治法:清肺瀉火,生津止渴。
方例:消渴方加減。
藥物:北沙蔘  麥冬  天冬  生地  天花粉  川連  黃芩  知母

  (二)中消(胃消)
症狀:多食易飢,形體日瘦,自汗,大便乾燥。舌苔黃燥,脈象滑數。
治法:清胃養陰,瀉火通便。
方例:調胃承氣湯合增液湯加減。
藥物:大玄蔘  麥冬  生地黃  釵石斛  生大黃  黃連  知母

  (三)下消(腎消)
症狀:小便頻而量多,尿渾濁如脂膏,或有甜味,煩渴,腰腿酸軟,或頭暈短氣、乏力自汗、陽痿。舌質紅少苔,脈象沉而細數。
治法:補腎固精,清熱養陰。
方例:六味地黃湯加減。
藥物:生地  懷山藥  山萸肉  丹皮 天花粉  天冬 女貞子 五味子

    食療方
  (一)懷實粟米鬚湯
懷山藥一兩  肇芡實一兩  粟米鬚一兩  豬橫利一條
用清水四碗,煎存一碗半飲用,每日服一次,以一周為一療程。

  (二)滋膵湯
生北耆二兩  生地黃一兩半  懷山藥一兩  山萸肉五錢  豬橫利一條
用清水六碗,煎存二碗飲用,每日服一次,以一周為一療程。

  (三)耆懷苡米湯
生北耆二兩  懷山藥一兩半  苡米一兩  豬橫利一條
用清水六碗,煎存一碗半飲用,每日服一次,以一周為一療程。

   (四)蚕蛹湯
蚕蛹十個
水煎後飲汁,每日服二次。

 (五)紅蘿白鮑魚粥
紅蘿白四兩  石決明一兩  鮑魚二個  粳米二兩  生薑少量
用清水適量,文火慢煮,粥成後調味飲用。

常用降血糖藥物
黨蔘  白術  地黃  蒼術  玄蔘  杞子  懷山

    預防及護理
  在預防方面應節制飲食和避免情緒抑鬱。病患者更須節制進食醣類食品,日常多作適體運動。
Logged



Kỷ niệm bố và bá bá
Nhất chi mai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Giới tính: Nam
Bài viết: 333



Email
« Trả lời #6 vào lúc: Tháng Sáu 08, 2008, 02:10:20 PM »

高血壓

    概說
高血壓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表現的全身血管性疾病。引起血壓升高的原因是血流供求關係的不平衡,其中尤以心腦腎最為重要。高血壓可引起動脈管損壞,更可能損及心臟、腎臟和腦部等身體的器官。中醫學屬「眩暈」、「頭痛」、「肝陽上亢」範圍。

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病)和繼發性(症狀性高血壓)兩種。臨床上以患上「高血壓病」為主,其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多認為與精神因素、肥胖、高齡、高血脂、遺傳等多種因素,引起大腦皮層、植物神經系統及內分泌功能失調有關。

高血壓病可區分緩進型(良性)和急進型(惡性)兩類,其中又以緩進型較為普遍。緩進型的常有家族史,病者常較壯實,年齡多在四十歲以上,病情發展緩慢,早期可無症狀;急進型的發病常在四十歲以下,病程進展迅速,舒張壓持續增高。

本病又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大多是青年、壯年期發病的繼發和發展,由於年齡增加多合併有動脈硬化和臟器障礙。中老年人高血壓常侵犯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血管,成為腦卒中、心肺病、動腦脈硬化的禍根,常因併發腦血管意外或冠心病而危及生命。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7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有半數以上患高血壓病,世界衛生組織對高血壓病的建議診斷標準為:收縮壓160毫米汞柱,舒張壓95毫米汞柱,兩者具有一項即可確診。

    常見症狀
  可出現眩暈、頭痛、頭脹、心悸、耳鳴、煩躁、腰酸、腿軟、失眠、健忘、易怒、大便秘結等症狀。

    中醫學病因
  由於七情所傷、飲食失節、內傷虛損所引起,與心、脾、肝、腎四臟關係密切。〔肝腎陰陽失調(本);動風、痰阻、血瘀(標)〕

    高血壓病常見証型:

  (一)肝陽上亢型
症狀:眩暈頭脹,煩躁易怒,目眩面赤,失眠多夢,面色潮紅,口苦。舌質紅,舌苔薄黃或白,脈象弦或弦滑。
治法:平肝泄熱,滋養肝腎。
方例:天麻鉤藤湯。
藥物:明天麻  雙鉤藤  石決明  枯條芩  山梔子  厚杜仲  川牛膝  桑寄生  夜交藤  雲茯神  益母草

  (二)肝腎陰虛型
症狀:眩暈耳鳴,視物模糊,失眠多夢,腰膝酸軟,心慌易驚,手足心熱,口燥咽乾,甚或四肢麻木,肌肉跳動。舌質紅,舌苔薄黃,脈象弦細數。
治法:滋養肝腎。
方例:杞菊地黃湯。
藥物:枸杞子 杭菊花 熟地黃 懷山藥 山萸肉 粉丹皮 白茯苓福澤瀉

  (三)痰濕壅盛型
症狀:眩暈而見頭重如矇,胸悶惡心,食少多眠,疲乏。舌質淡,舌苔薄白而滑膩。
治法:祛濕化痰。
方例:半夏白朮天麻湯加減。
藥物:清半夏 貢白術 明天麻 舊陳皮 白茯苓 乾竹茹 切生薑烏大棗
 

    常用食療:

  (一)柿葉茶
材料:乾柿葉三錢。
製法:將乾柿葉研成粗末,放入有蓋杯中,用滾水沖泡。
用法:代茶飲用,每日沖泡一劑,每劑約沖泡五次。
功效:平肝降壓,定喘止血,利尿消腫。
主治:高血壓伴有冠心病、高血壓病,對肝陽亢盛、肝火內盛等証型及合併眼底出血病人尤為適合。

  (二)羅布麻飲
材料:乾羅布麻五錢。
製法:將羅布麻先用冷水浸泡15分鐘,加清水三碗煎20分鐘。
用法:代茶分上下午飲用。
功效:清心降壓,強心利尿。
主治:各種類型的早期中老年高血壓病,對面紅目赤,心易怒,口苦頭痛,大便乾結,辨証屬於肝火亢扁盛的病者尤其適宜。

  (三)鉤藤降壓茶
材料:鉤藤五錢、蜂蜜一錢半。
製法:先將釣藤放入有蓋杯中,用滾水沖泡,加蓋焗十分鐘,取汁,兌入蜂蜜調勻即成。
用法:代茶分上下午飲用,。
功效:清熱平肝,降壓定眩。
主治:肝陽上亢、肝火內盛型高血壓,症見頭昏目眩,頭痛目赤,面部烘熱。

  (四)杞菊茶
材料:枸杞子三錢、甘菊花一錢半。
製法:上二味放入有蓋杯中,用滾水沖泡。
用法:代茶飲用,每日沖泡一劑,每劑約沖泡五次。
功效:補益肝腎,定眩明目。
主治:中老年高血壓病,症見頭暈,視物模糊,耳鳴腰酸,辨証屬肝腎陰虛型病者。

(五)黑白木耳湯
材料:黑木耳五錢、銀耳五錢。
製法:將黑木耳、銀耳用冷水泡發,去雜質,洗淨,放入砂鍋,加水適量,小火炖煮至爛。
用法:上下午分服。
功效:滋陰降壓,潤燥降脂,涼血止血。
主治:陰虛型中老年高血壓病,對伴有眼底出血者尤為適合。

    粥療:
1. 木耳粥  (降血壓、預防心臟病)。
2. 芹菜粥  (降血壓、清肝火頭痛)。
3. 荷葉粥  (降血壓、減血脂、清熱解暑)。
4. 草決明粥(降血壓、減血脂、明目、通便)。
5. 山楂粥  (降血壓、減血脂、補脾助消化)。
6. 桑椹粥  (降血壓〈陰虛型〉、增強視力)。
7. 淡菜粥  (降血壓、減血脂、增強血管壁彈力)。
8. 澤瀉粥  (降血壓、降膽固醇、健脾滲濕、利水消腫)。
 

預防與調理
高血壓患者,應避免精神緊張,生活要規律,多做適體運動,保持充足睡眠,控制體重在正常範圍,定期測量血壓,以觀察血壓變化情況。適當節制飲食,以淡食及豐富蔬菜和水果為佳,避免進餐過飽,減少甜食、辛辣調味品及限制食鹽量,少吃動物性脂肪和內臟,忌吸煙,飲酒及濃茶。
Logged



Kỷ niệm bố và bá bá
Nhất chi mai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Giới tính: Nam
Bài viết: 333



Email
« Trả lời #7 vào lúc: Tháng Sáu 08, 2008, 02:10:41 PM »

哮喘

概說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一種支氣管變態反應(過敏反應)所引起的廣泛氣道狹窄的疾病。本病的病因較複雜,大多認為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病,受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雙重影響。

  臨床上可分為外源性、內源性和混合型三種;外源性哮喘與吸入某些外界致敏原有關;內源性哮喘多與呼吸道感染有關;混合型哮喘兼有上述兩型特點。

  哮喘病發作,常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病發於秋初或冬令者居多,其次是春季,至夏季則緩解,但也有經年反覆發作的。

哮喘的臨床特點
發作性胸悶、咳嗽,大多呈帶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可自行或經治療後緩解。

  中醫學病因:痰伏於內;肺失宣降。

   改善原則
發作期(標)以宣肺豁痰為重點,而緩解期(本)主要從調補肺、脾、腎三臟著手。
 

  哮喘病分為發作期和緩解期,臨床上約有四類証型:

  (一)發作期:
  1.寒型
症狀:初起惡寒、發熱、頭痛、無汗、咳嗽,呼吸緊迫感,喉癢,鼻癢或身癢。鼻流清涕如水樣,繼則喘促加劇,喉中痰鳴如水雞聲,咳吐稀痰,不得平臥,胸膈滿悶如窒,面色蒼白或青灰,背冷,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舌質淡,苔白滑。
治法:宣肺散寒,豁痰平喘。
方例:射乾麻黃湯。
藥物:射乾苗  泡麻黃  北細辛  五味子  切生薑  清半夏  款冬花  紫苑根

  2.熱型
症狀:發熱、頭痛、有汗,氣促胸高,喉中哮鳴,聲音曳鋸,張口抬肩,不能平臥,痰色黃而膠黏濃稠,嗆咳不利,胸悶,煩躁不安,面赤,口渴欲飲,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膩或滑。
治法:宣肺清熱,滌痰利氣。
方例:定喘湯。
藥物:生白果  泡麻黃  款冬花  清半夏  桑白皮  家蘇子 北杏仁    枯條芩  生甘草

  (二)緩解期:
  1.肺脾氣虛
症狀:咳嗽短氣,痰液清稀,面色淡白,自汗畏風,食少,納呆,便溏,頭面四肢浮腫。舌質淡伴齒痕,苔白。
治法:健脾益氣。
方例:四君子湯加味。
藥物:防黨蔘  天于術  白茯苓  炙甘草  懷山藥  五味子   舊陳皮  清半夏

  2.肺腎兩虛
症狀:咳嗽短氣,自汗畏風,動則氣促,腰膝痠軟,腦轉耳鳴,盜汗遺精。舌質淡。
治法:肺腎雙補。
方例:四君子湯合金水六君煎。
藥物:防黨蔘  熟地黃  天于術  白茯苓  炙甘草  舊陳皮   當歸身  清半夏
 

注意
哮喘患者應避免感冒,多做適體運動,飲食宜清淡,忌肥甘厚味,如蝦、肥肉、濃茶等。家居保持空氣流通,避免煙塵刺激,戎煙酒。
Logged



Kỷ niệm bố và bá bá
Nhất chi mai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Giới tính: Nam
Bài viết: 333



Email
« Trả lời #8 vào lúc: Tháng Sáu 08, 2008, 02:11:01 PM »

冠心病

    概說
  冠狀動脈樣硬化性心臟痛簡稱冠心病,中醫學屬〝真心痛〞、〝胸痹〞等範圍。本病是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後,管腔變窄,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心絞痛,或因冠狀動脈急性閉塞,部分心肌嚴重持久缺血發生急性心肌壞死。

    主症
  臨床表現為心絞痛及心肌梗塞等病;前者多因勞累過度,情緒激動,飽食不節或受寒後突然發生胸骨後或心前區絞痛,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臂及頸部;後者突然出現劇烈持久的心絞痛,少數患者可無疼痛,常伴消化道症狀及發熱,重者併發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致病因素
  冠心病者多由過食肥膩或勞逸、懮思過度等多種因素,引起心肝脾腎等臟虛損而致。
 

    改善原則
  治宜區分標本緩急:發作期,宜芳香開竅,行氣活血,溫陽通痹;緩解期,以補虛為主,兼祛瘀除痰。
 
 

    冠心病常見証型:

  (一)心脾兩虛型(多見於隱性冠心病或不典型的心絞痛)
症狀:頭暈,心悸,氣短,胸悶,偶有陣發性心痛,神疲乏力,自汗,或見肢麻,面色無華,夜睡不寧,食慾不振,便溏。舌質淡,舌苔薄白潤,脈象細弱或結代。
治法:補益心脾,溫陽通絡。
方例:歸脾湯加減。
藥物:防黨蔘  貢白術  雲茯神  炙甘草  當歸身  撫川芎  北綿蓍  川薤白  桂枝尖  瓜蔞仁  江枳殼  生棗仁

  (二)氣滯血瘀型(多見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
症狀:陣發性心胸刺痛,痛如針刺刀割,痛引肩背,胸悶,氣短,心煩不安,唇暗,目現紅絲。舌質暗滯,舌邊尖有瘀點,舌苔稍厚或薄白,脈象沉弦、澀或結代。
治法:行氣活血,化瘀通絡。
方例:血府逐瘀湯加減。
藥物:北柴胡  紫丹蔘  江枳殼  生甘草  川紅花  撫川芎  桃仁泥  赤芍藥  益母草  粉葛根  小青皮

  (三)陰虛陽亢型(多見於冠心病併發高血壓)
症狀:胸悶憋氣,陣發心痛,夜間為甚,心煩易怒,頭暈耳鳴,口乾苦,目眩,夜睡不寧,偶有盜汗,腰酸膝軟。舌質紅或淡紅,舌苔薄黃或乾燥,脈象弦細數。
治法:滋陰潛陽,理氣通絡。
方例:養陰通痹湯加減。
藥物:太子蔘  生地黃  粒麥冬  女貞子  牡丹皮  隻鉤藤   石決明  瓜蔞仁  川紅花  玄胡索  夏枯草

  (四)心腎兩虛型(多見於冠心病併發心力衰竭)
症狀:胸悶心痛,有時夜間憋醒,心悸氣短,頭暈耳鳴,夜臥不寧,食少倦怠,腰酸腿軟,惡風肢冷,夜尿頻多,或手足心熱,口燥咽乾,視物模糊,精神萎靡,皮膚枯萎,毛髮無華。舌質紫暗或組,舌苔白少津,脈象弦細或細弱結代。
治法:調補心腎,理氣活血。
方例:炙甘草湯加減。
藥物:防黨蔘  桂枝尖  切生薑  炙甘草  熟附子  川薤白   生地黃  粒麥冬  制黃精  當歸身  紫丹蔘  炒棗仁
 

    常用食療:

  (一)菊楂決明飲
  生山楂片五錢、草決明五錢、杭菊花一錢半。用開水沖泡半小時後飲用,每日數次。適用於冠心病之伴有高血壓患者。

  (二)木耳粥
  先將銀耳三錢(或黑木耳一兩)浸泡半天。用粳米一兩半、紅棗三枚煮粥,待煮沸後加入木耳、冰糖少許,同煮成粥。適用於動脈硬化性心臟病患者(或中風病者)。

  (三)蔘麥飲
  花旗蔘一錢,麥冬三錢。將花旗蔘浸軟切成薄片,麥冬切開去心,共入保溫杯內,加熱開水沖泡10分鐘後代茶飲用。適用於冠心病之陰虛陽亢型患者。本飲具益氣養陰,強心定志功效。

  (四)棗仁玄蔘飲
  生棗仁五錢,玄蔘一兩。用五碗清水煮開,隨後盛入暖水瓶中,1小時後可代茶飲用。適用於冠心病心絞痛之心陰不足所致心煩不眠,口乾口苦証患者。本飲具養心安神功效。

  (五)桃仁香菇湯
  桃仁二錢,香菇三兩,甜杏仁三錢,蔥、薑、鹽適量。將桃仁、杏仁先煮10分鐘,剔去浮沫,加油、鹽、薑再煮10分鐘,入香菇煮5分鐘即成,佐餐食用。適用於冠心病之氣滯血瘀型患者。本飲具理氣寬胸,活血化瘀功效。

  (六)棗圓芡實湯
  桂圓肉一錢半,炒棗仁三錢,芡實五錢。適量清水煮湯,睡前服。適用於冠心病之心脾兩虛型患者。
 

    外用膏藥

  冠心止痛膏(鄧鐵濤方)
  外貼穴位:膻中或虛里穴,交替使用。
 

    預防與調理
  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心情開朗,避免過勞(特別是腦力勞動)和情緒波動。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宜,多吃蔬果,少吃肥肉,控制高膽醇飲食,肥胖者應吃低熱量飲食,減少食鹽量,戒煙酒,控制高血壓。平日須有適體運動,如步行、門球、甩手操等。改善穴位可選用〝內關〞穴。
Logged



Kỷ niệm bố và bá bá
Nhất chi mai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Giới tính: Nam
Bài viết: 333



Email
« Trả lời #9 vào lúc: Tháng Sáu 08, 2008, 02:11:19 PM »

慢性腎炎

    概說
慢性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是一種自身免疫反應疾病,由於免疫機能紊亂,引起腎小球組織損傷而發病。大多數的慢性腎炎起病就屬於慢性腎炎。本病或因扁桃腺炎慢性感染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使人體血管與腎臟之病理反應持續發展或增劇,因而發展成為慢性腎炎,只有少數病人是急性腎炎轉變而來。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類似中醫學的水腫、虛勞、腰痛、血尿等範圍。

本病以男性患者較多,並多發病在青壯年期(20~39歲),大部分呈不同程度之水腫,常反複發作,至晚期常因腎機能衰退而引起尿毒症。調節免疫機制和降低血壓是以控制慢性腎炎發展的主要手段。如病程中出現高血壓導致腎小球內高壓,以及腎功能不全時殘存腎單位代償導致腎小球高濾過,可促進腎小球硬化。

    主要症狀
慢性腎炎起病緩慢,病情遷延,時輕時重,並導致腎功能逐漸減退,最終腎功能衰竭。臨床典型症狀為水腫、蛋白尿、血尿及高血壓,但也可以無症狀。患者大多數有倦怠乏力,面色無華,腰膝無力,胃納差等症,晚期可出現貧血、視網膜病變及尿毒症。臨床多分為腎變型和高血壓型,水腫尤以腎變型腎炎最為顯著,呈持續性全身性水腫,並以雙下肢為重,伴有畏寒肢冷、腰酸等症。高血壓型則血壓明顯升高,伴頭痛、眩暈、視物模糊等症。

    中醫學病理
  慢性腎炎的主要病理變化在於機體水液代謝的障礙,其病變在於腎、膀胱及三焦。《內經》說:〝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改善原則
1. 扶正補虛;2.活血化瘀;3.解毒利濕。

    慢性腎炎常見証型:

  (一)肺脾氣虛型
症狀:晨起眼瞼浮腫,或四肢浮腫,或午後下肢或全身浮腫。唇淡或唇甲色淡,自汗,脘腹脹或脘痞,納差或厭食,口淡,頭昏,大便稀或便數多。舌質淡,胖嫩或齒痕,苔白膩。
治法:補脾益肺,滲濕退腫。
方例:蔘苓白術散加減。
藥物:防黨蔘  天於術  白茯苓  懷山藥  北綿蓍  炒扁豆   砂仁殼  肇芡實  舊陳皮  炙甘草  益母草  生熟薏仁

  (二)肝腎陰虛型
症狀:眩暈,耳鳴,腰膝酸軟,微腫,五心煩熱,失眠多夢。舌質紅,少苔,脈象弦細數。
治法:滋肝益腎,清熱利濕。
方例:知柏地黃湯加減。
藥物:生地黃  懷山藥  山萸肉  粉丹皮  白茯苓  福澤瀉  肥知母  大黃柏  益母草  女貞子  杭白芍

  (三)脾腎陽虛型
症狀:形寒怕冷,四肢不溫,神疲納差,面色淡白,腰以下水腫較為明顯。舌質淡胖,苔白,脈象沉細無力。
治法:溫腎健脾,化氣利水。
方例:真武湯加味。
藥物:熟附子  白茯苓  貢白術  杭白芍  切生薑  防黨蔘  巴戟天  北綿蓍  桂枝尖

  (四)下焦濕熱型
症狀:口黏口苦,心煩失眠,胸悶納差,口乾少飲,尿少色深。舌質紅,苔黃膩,脈象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利濕。
方例:八正散加減。
藥物:車前子 飛滑石 生大黃 方木通  棉茵陳  瞿麥  扁蓄  甘草梢

  (五)精關不固型
症狀:面色淡白無華,神疲體倦,腰膝酸軟,遺精,早泄,浮腫,尿中蛋白多。舌質淡,苔薄白,脈象細而無力。
治法:補腎固精。
方例:金鎖固精丸加減。
藥物:沙苑子  肇芡實  白蓮鬚  鍛牡蠣  鍛龍骨  炒山藥

    常用食療:

  (一)玉米鬚消腫茶
材料:玉米鬚、西瓜皮、赤小豆各一兩半。
用法:將上藥分別洗淨,同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煎煮取汁,代茶飲用。每日一劑。
功效:利尿消腫。
主治:適合於濕熱型腎炎患者。

  (二)蓮子紅糖茶
材料:蓮子肉一兩半  茶葉一錢  紅糖一兩。
用法:將茶葉泡茶備用。蓮子用溫水浸泡4-5小時,取出後放入砂鍋中,加紅糖和適量水,煮爛後再加入茶水,即可飲用。每日一劑。
功效:養心健脾,益腎固精。
主治:適用於腎炎水腫兼見血瘀患者。

  (三)養腎茶
材料:黃蓍四錢  丹蔘二錢  山楂一錢半。
用法:將上藥同於茶壺中,用沸水沖泡即可。每晚睡前一小時飲一劑。
功效:活血化瘀。
主治:適合於慢性腎炎腎功能輕度衰竭者。

  (四)西瓜白茅茶
材料:西瓜皮二兩  白茅根一兩半。
用法:將上藥同煎取汁。隨量飲用,每曰2-3次。
功效:清熱,涼血,利尿。
主治:適用於慢性腎炎,血尿,蛋白尿,浮腫,高血壓等。

(五)蚕豆殼冬瓜皮茶
材料:蚕豆殼 紅茶葉各五錢、冬瓜皮一兩半。
用法:上三藥加水三碗煎至一碗,去渣。代茶頻飲。
功效:健脾除濕,利尿消腫。
主治:適用於腎炎水腫及心臟性水腫。

(六)芡實粥
材料:芡實一兩  薏苡仁二兩  白果十枚(去殼)  糯米二兩。
用法:上藥洗淨入瓦煲,加水適量,文火煮粥,隨量食用。
功效:健脾益腎。
主治:適用於腎炎蛋白尿患者(精關不固)。

單驗方
1. 乾玉米鬚二兩,洗淨水煎服。適用於水腫、蛋白尿。
2. 冬蟲草每日用一錢半煎服,連渣服用。適用於鞏固療效及改善腎功能及提高細胞免疫功能。

預防與調理
慢性腎炎患者,應避免過度疲勞及精神刺激,以及防止受寒受濕而致上呼吸感染,以減少疾病的復發及病情惡化的誘因。飲食以清淡為宜,減少甜食,有浮腫及高血壓患者要控制鈉鹽的攝入,每日要控制在2克以下,戒煙酒,避免燥熱刺激性食物。生活要規律,多做適體運動,保持充足睡眠,定期測量血壓,以觀察血壓變化情況。患者需多補充維生素C,如綠葉蔬菜、西瓜、奇異果、西紅柿和天然果汁等食品。本病恢復期以調理為主,著重補脾、補氣、補腎。
 

Logged



Kỷ niệm bố và bá bá
Nhất chi mai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Giới tính: Nam
Bài viết: 333



Email
« Trả lời #10 vào lúc: Tháng Sáu 08, 2008, 02:11:42 PM »

神經官能症

概說
本症屬中醫學〝鬱症〞範疇,乃自律神經機能障礙為主。雖然出現神經官能症的各種症狀存在,惟自律神經表現特別突出,乃因自律神經支配的內臟器官而無器質性的病變,故又稱器官神經官能症。常見有心血管神經官能症、胃腸神經官能症、性神經官能症等。

主症
  因患者的健康狀況不良或於病後某一系統器官功能衰退的情況中,對於疾病的了解不明,而產生情緒緊張,使該系統的植物神經失調,出現一系列的症狀。

如胸痛或乳房腫痛;惡心嘔吐噯氣;腹痛泄瀉;心悸多夢,偶見皮色潮紅,時而蒼白、全身寒顫、發熱;腰膝酸軟、陽痿、遺精等症。

(一) 胃腸神經官能症
  以胃腸道的症狀為主,並多伴有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煩躁、心悸等神經官能症,主要症狀如:1.神經性噯氣;2.神經性嘔吐;3.過敏結腸炎。

(二) 心血管神經官能症
  常有不同程度的神經性官能症的症狀出現,如:1.心臟神經衰弱;2.血管運動機能失調。

(三) 性神經官能症
  主要出現生殖系統症狀,如:遺精、早泄、陽痿,月經不調,性慾減退等症。
 

致病因素
  中醫學認為,情志因素是本病的原因。另外也與機體本身狀況有極為密切的關係。

改善原則
  以疏肝理氣解鬱及補養為本病之治療原則。
 

    神經官能症常見証型:

  (一)心膽氣虛型(多見於心血管神經官能症)
症狀:心悸膽怯,多夢驚醒。舌質淡,脈象弦細。
治法:益氣定志。
方例:養心湯加減。
藥物:柏子仁  酸棗仁  炙遠志  炙黃耆  雲茯神  五味子  當歸身  炙甘草

  (二)肝胃不和型(多見於胃腸神經官能症)
症狀:脅痛脘脹,噯氣泛酸,頻頻嘔惡。舌苔薄膩,脈象弦滑。
治法:疏肝理氣。
方例:四逆散(湯)加減。
藥物:北柴胡 杭白芍 貢白術 川枳實 當歸身 制香附 炙甘草

  (三)腎虛火衰型(多見於性神經官能症)
症狀:腰膝酸軟,陽痿早泄,遺精,形寒乏力。舌質淡,苔黃,脈象虛軟。
治法:溫腎助陽。
方例:贊育丹(湯)加減。
藥物:仙茅 仙靈脾 巴戟肉 肉蓯蓉 山茱萸 熟地黃 熟附子蓮鬚

    常用食療:

  (一)茉莉花茶
  茉莉花、石菖蒲各二錢,清茶三錢。上藥共研粗末,每日1劑,以沸開水沖泡,隨意飲用。
功效:理氣化濕,安神。適用於心悸健忘,失眠多夢。

  (二)安神茶
  龍齒五錢、石菖蒲三錢。先將龍齒加水煎沸10分鐘,再加入石菖蒲煎沸10~15分鐘即可。每日1~2劑,代茶飲用。
功效:寧心安神。適用於心神不安,心悸膽怯,寐差。

  (三)甘麥大棗茶
  小麥一兩、大棗10枚、炙甘草二錢。上藥水煎去渣,取汁。代茶飲用。
功效:養心安神,甘緩和中。適用於精神恍惚,呵久頻發或神經衰弱,失眠盜汗等。
Logged



Kỷ niệm bố và bá bá
Nhất chi mai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Giới tính: Nam
Bài viết: 333



Email
« Trả lời #11 vào lúc: Tháng Sáu 08, 2008, 02:11:59 PM »

三叉神經痛

甲:三叉神經痛

概說
三叉神經痛,中醫學稱「面痛」,是表現於三叉神經分支範圍內,反複出現之陣發性劇烈疼痛,在發作數周或數月後,常可自行緩解數月或數年。其疼痛部位僅限於三叉神經分布範圍,無感覺缺失等神經傳導功能障礙,疼痛多突然發作,呈陣發生劇疼,疼痛時間短暫,可突然停止,發作時可引起患側之肌肉抽搐、流淚、流涎等。本病以中年人發病率為高,而女多於男。

按病因可分為原發性與症狀性兩種。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病因不明;症狀性可能為顱內腫瘤、炎症、血管畸形等病變直接刺激三叉神經所致。

主症
症見面部三叉神經區域內有電擊樣或分割樣劇痛,常偏於一側,並多呈陣發性,歷經數十秒或至一、二分鐘。一天發作數次至數十次。不發作時無疼痛感或僅麻脹感。若疼痛時,多伴有面部肌肉反射性抽搐、流淚、流涎、結膜充血等,並在說話、進食、飲水、刷牙時也會突然發作。發作期之劇烈疼痛,有如刀割、火灼之感。病程初期發作較少,間隔期較長。在疲勞或緊張時發作較頻。隨病情進展,大都發作日益劇烈,緩解期日益縮短。

致病因素
  中醫學認為是由於陽明火盛,外邪襲於陽明筋脈,或感受風毒,使陽明經絡之氣血凝滯不行所致。
 

    三叉神經痛常見証型:

  (一)胃經熱盛型
症狀:顏面陣發性劇痛,口渴口臭。舌苔黃厚而燥,脈象滑數。
治法:清泄胃熱,祛風通絡。
方例:芎芷石膏湯加減。
藥物:撫川芎  香白芷  杭菊花  蔓荊子  生石膏  北細辛 川羌活

  (二)胃虛熱型
症狀:顏面疼痛,口乾唇燥,渴則引飲。舌質紅少苔,脈象細數。
治法:滋陰養胃,祛風止痛。
方例:玉女煎加減。
藥物:生石膏  肥知母  熟地黃  粒麥冬  川牛膝  冬霜葉   杭菊花  蔓荊子
 
 


Logged



Kỷ niệm bố và bá bá
Nhất chi mai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Giới tính: Nam
Bài viết: 333



Email
« Trả lời #12 vào lúc: Tháng Sáu 08, 2008, 02:12:17 PM »

坐骨神經痛

概說
坐骨神經痛是指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的疼痛,即在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和足外側的疼痛。中醫學屬〝痹証〞、〝腰腿痛〞範圍。本病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坐骨神經痛即坐骨神經炎,其發病與受寒、潮濕、損傷以及感染有關;繼發性坐骨神經痛為神經通路的鄰近組織病變產生機械性壓迫或黏連所引起,如腰椎間盤突出症,脊柱腫瘤以及椎間關節,胝髂關節,骨盆的病變和腰胝軟組織勞捐等。

主症
  發病急促者,初為腰椎疼痛,迅即轉移坐骨神經區域內。發病緩起者,開始為行走或神經牽引時引起短暫的疼痛,經數星期或長時間後的疼痛才漸至高峰,其發病症狀如鈍痛、灼痛、鑽痛、抽痛等,痛常始於臀部,沿股後側、膕窩、小腿後外側而輻射至足背。神經根病變時,咳嗽、噴嚏等動作常使疼痛加重。坐骨神經支配範圍內,有不同程度的運動、感覺、反射和植物神經障礙,常見的有患肢拇指背屈力弱,小腿外側感覺減退,跟腱反射消夫和臀肌長力降低等。

致病因素
  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為外感風濕之邪,痹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或因跌仆閃挫,以致經絡受損,氣血阻滯而成。

    改善原則
  以祛風、散寒、除濕、益氣養血,溫補肝腎為本病之治療原則。
 
 

    坐骨神經痛常見証型:

  (一)風寒濕痹型
症狀:臀部或髖部疼痛,連及大腿、小腿和足背,遇寒痛甚,得熱則舒。舌質淡紅,苔薄白或白膩,脈象弦緊。
治法:祛風散寒,除濕止痛。
方例:桂枝芍藥知母湯加減。
藥物:桂枝尖  北防風  赤芍藥  泡麻黃  貢白術  肥知母  切生薑  熟附子

  (二)氣血虧虛型
症狀:腰椎、下肢持續性鈍痛或刺痛、抽痛,勞累後症狀加重,全身乏力,少氣懶言,面色無華。舌質淡胖,苔薄白,脈象細弱。
治法:益氣養血,溫經散寒。
方例:當歸四逆湯加減。
藥物:當歸身  赤芍藥  白芍藥  桂枝尖  北細辛  北綿耆  防黨蔘  雞血藤  宣木瓜  懷牛膝  伸筋草

  (三)肝腎不足型
症狀:腰部、臀部疼痛日久,並連及下肢,神疲無力,腰痠膝軟,頭暈耳鳴。舌質暗紅,苔薄白,脈象沉細。
治法:益肝腎,強筋骨,祛風濕。
方例:獨活寄生湯加減。
藥物:川獨活  桑寄生  西秦艽  北防風  厚杜仲  懷牛膝 當歸身  生白芍  生地黃  撫川芎  桂枝尖  金狗脊

    常用食療:

  (一)僵蚕良薑茶
  白僵蚕、高良薑各等分,綠茶適量。將前兩藥共研細末,每日2次,每次取上末一錢,以綠茶用沸水沖泡茶,溫服。
功效:祛風散寒,止痛。適用於寒濕痹痛。

  (二)石楠茶
  石楠藤五錢。上藥洗淨用水煎煮,去渣取汁。代茶飲用。
功效:祛風通絡,益腎。適用於風痹痛。

  (三)壯筋強骨茶
  豨薟草五錢。上藥洗淨用水煎煮,去渣取汁。代茶飲用。
功效:祛風濕,利關節,降血壓。適用於四肢麻木,筋骨疼痛,腰膝無力,高血壓等。

  (四)防風苡米茶
  防風三錢、薏苡仁一兩。將上兩藥入水同煎,去渣取汁。代茶飲用。功效:祛風除濕,通經宣痹。適用於風濕侵及經絡而引起的肢節沉重作痛,甚至微腫發熱。
 

Logged



Kỷ niệm bố và bá bá
Nhất chi mai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Giới tính: Nam
Bài viết: 333



Email
« Trả lời #13 vào lúc: Tháng Sáu 08, 2008, 02:12:39 PM »

肩周炎

概說
肩周炎(肩關節周圍炎)又稱〝五十肩〞,屬中醫學的〝肩凝症〞和〝痹証〞範圍,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的非感染性炎症,無關節畸形。臨床上以肩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多於入睡或靜息時疼痛加重為特徵,可兩側先後發病或同同發病,寒冷天氣多見。

主症
  疼痛及功能障礙為最主要徵狀。兩手同時上舉時,患側低於健側,後伸也是患側低於健側,外展不能達到90度。患病關節於活動時、睡眠和靜息時加重,局部無明顯紅、腫、熱徵狀。

致病因素
  引起老人肩關節周圍炎的原因眾多,但以老年人臟氣虛衰,氣血不能濡養筋絡,肩關節周圍的軟組織退行性變化作為基礎。誘因發病有外邪侵襲、內因所致、氣血凝滯、過度疲勞。

    改善原則
  急性期以祛邪止痛,行氣活血為主,恢復期以補益肝腎,舒筋活絡為主。
 

    肩周炎常見証型:

  (一)風寒濕痹型
症狀:初起肩頸疼痛,如刀割、針刺或酸麻感。上舉和後伸活動限制,局部不紅、不腫,微熱或不熱。舌苔薄白,脈象弦或緊。
治法:祛風散寒,除濕止痛。
方例:蠲痹湯加減。
藥物:川羌活  川薑黃  北防風  當歸身  赤芍藥  炙黃蓍   切生薑  炙甘草

  (二)化熱型
症狀:風寒濕邪鬱而化熱,証見惡風,口渴,灼熱,紅腫,疼痛較劇烈。舌質紅,舌苔黃燥,脈象弦數。
治法:清熱利濕,疏風通絡。
方例:宣痹湯加減。
藥物:漢防己  北杏仁  青連殼  飛滑石  生薏仁  清半夏   梔子皮  晚蚕砂  赤小豆皮

  (三)體虛型
症狀:起病不顯,緩慢加重,或失治日久。疼痛不劇,綿綿不休,局部不紅,不腫,不熱,筋腱鬆馳,肌肉消瘦。舌質淡,舌苔薄白或無苔,脈象緩而無力。
治法:益肝腎補氣血,祛風除濕止痛。
方例:獨活寄生湯加減。
藥物:川獨活  桑寄生  西秦艽  北防風  北細辛  厚杜仲  懷牛膝  當歸身  生白芍  生地黃  撫川芎  防黨蔘  炙甘草  清玉桂焗服

    常用食療:

  (一)寬根藤瘦肉湯
  寬根藤一兩半、宣木瓜三錢、瘦肉二兩。清水適量煮湯,調味食用。適用於肩周炎之風寒濕痹型患者。

  (二)茅根桑枝粥
  乾茅根一兩、老桑枝一兩、白米適量。清水適量煮粥,調味食用。適用於肩周炎之化熱型患者。

  (三)桑寄生當歸蛋茶
  桑寄生一兩、全當歸一錢半、雞蛋一枚。雞蛋先煮熟去殼,加入桑寄生、當歸共煮,後加入紅糖適量飲用。適用於肩周炎之氣血瘀滯型或肝腎虧損型患者。

  (四)懷杞蛇肉湯
  蛇肉二兩、懷山一兩、杞子三錢、生薑一錢半、紅棗八枚。清水適量煮湯,調味食用。適用於肩周炎之風寒濕痹型、氣血瘀滯型或肝腎虧損型患者。

    預防與調理
  平時應加強鍛鍊,適當的戶外運動,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尤應注意臂上舉、外展、旋肩運動。避免著涼,出汗以後,應盡快抹乾,以免感冒引發本病。患病時,應適當休息和盡快治療,以防止肩關節廣泛黏連,並可採取綜合的治療方法,如針灸、推拿或外洗方。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及富有營養,忌寒涼食物和冰涷飲料,戒煙酒。
Logged



Kỷ niệm bố và bá bá
Nhất chi mai
Sr. Member
****
Offline Offline

Giới tính: Nam
Bài viết: 333



Email
« Trả lời #14 vào lúc: Tháng Sáu 08, 2008, 02:13:06 PM »

帶狀皰疹

概說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皰疹性炎性皮膚病。本病在中醫學稱為〝纏腰火丹〞、〝蛇串瘡〞、或〝火帶瘡〞〝蜘蛛瘡〞等。輕者可僅見皮膚刺痛,稍有潮紅,而不見起皰,重者可發生大皰、血皰,或壞死黑痂。發病常為肋間神經,三叉神經分布區,次為頸、腹、四肢、股及陰部,次為結膜、角膜、口腔及鼻黏膜也可受累,甚至龜頭和女陰黏膜發疹。本病春秋季節多發,成人發病為多,愈後良好,很少復發。病程一般約兩周,嚴重者痊癒時間較長。

主症
疼痛為本病的主要徵狀。發病前一般有發熱、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前驅症狀。臨床以數個簇集水皰群,沿外周神經分布,呈帶狀排列,常為單側發病,局部皮膚有灼熱感和神經痛,呈針刺樣或燒灼樣疼痛。

本病在皮膚紅斑的基礎上,迅速出現群集小水皰,米粒至豆粒大小,有時可融合。皰液透明(晚期可混濁),皰周皮膚紅暈,皰間有正常皮膚。皰疹1~2周破潰,結痂及乾燥,留有色素沉著,但無瘢痕形成。

致病因素
  中醫學認為,本病由於情志內傷,肝氣鬱結;或脾失健運,蘊濕化熱為主。

    改善原則
  本病總以清熱利濕治其因,化瘀通絡理氣治其果。初期應重在清熱降火解毒;皰疹消退期以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為主;濕重者宜利濕為主,清熱為輔。

    帶狀皰疹常見証型:

  (一)肝經火盛型
症狀:紅赤皰疹,皰壁緊張,焮紅灼熱,痛如針扎,後結乾痂。口苦咽乾,渴喜冷飲,煩躁易怒,大便乾燥。舌尖紅苔黃或燥,脈象弦數。
治法:清肝瀉熱。
方例:龍膽瀉肝湯加減。
藥物:龍膽草  生梔子  枯條芩  生地黃  車前子  福澤瀉  當歸身  甘草梢  方木通  板藍根  金銀花

  (二)脾虛濕熱型
症狀:黃白水皰或大皰,皰壁鬆弛易破,滲水糜爛或化膿,重者壞死結黑痂,納食不香,腹脹便溏。舌胖苔薄膩,脈象濡滑。
治法:健脾利濕清熱。
方例:除濕胃苓湯加味。
藥物:泡蒼術  川樸花  舊陳皮  甘草梢  白茯苓  貢白術  大豬苓  福澤瀉  北防風  方木通  梔子皮

  (三)肝鬱氣滯型
症狀:老年人多見,皰疹消退後仍刺痛不已。舌苔薄白,脈象弦細。
治法:疏肝理氣,活血止痛。
方例:逍遙散(湯)加減。
藥物:當歸身  撫川芎  北柴胡  白芍藥  赤芍藥  川楝子  延胡索  生龍骨  生牡蠣  珍珠母  廣三七

    常用食療:

  (一)板藍根夏枯草飲
  板藍根六錢、夏枯草五錢、生甘草八分、冰糖適量。將上藥加水適量,煎煮30分鐘,去渣留汁,加入冰糖,煮至冰糖融化即成。
功效:清肝瀉火,抗病毒。適用於肝經火盛型。

  (二)紫草銀花飲
  紫草一錢半、銀花三錢。將上藥同入有蓋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焗15分鐘後,可代茶飲用(可沖泡3~5次)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抗病毒。適用於肝經火盛型。

  (三)馬齒莧合劑
  馬齒莧一兩、大青葉三錢、蒲公英三錢。將上藥水煎,每日一劑,早晚分服。(驗方)

  (四)當歸粉
  當歸研細末。依年齡大小,每次用0.5~1.0克,每隔4~6小時服一次,服藥後可止痛,3~4天後可結痂。

    外治法:
(一) 水皰疹紅赤者,外涂玉露膏;水皰已破爛者,外敷金黃膏。
(二) 六神丸研末,以食醋調勻後涂於患處。潰流水者,可直接把藥末撒在患處。
Logged



Kỷ niệm bố và bá bá
Trang: [1] 2 3 ... 6   Lên
  In  
 
Chuyển tới:  

Phát triển bởi tuhai.com.vn